2018年中國共產黨黨史重大事件述評
1,中共黨史重大事件述評,,2,中國共產黨從1921年成立以來,為了求得民族的獨立和人民的解放,實現國家的繁榮富強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已經走過了96年艱辛而輝煌的偉大歷程。,,,三個歷史性轉變:,實現了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到民族獨立、人民當家作主新社會的歷史性轉變,從新民主主義革命到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歷史性轉變,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歷史性轉變。,3,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國際地位顯著提高,中華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實踐證明:沒有中國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今天,我們就以中共黨史上發生的一些重大事件為切入點,學習了解一下我們黨偉大光輝的戰斗歷程。,4,一、日出東方——中國共產黨的誕生,二、力挽狂瀾——遵義會議的召開及毛澤東在黨和軍隊領導地位的確立,三、進京趕考——七屆二中全會對黨迎接執政新考驗的長遠意義,四、新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五、偉大轉折——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啟改革開放的新時期,中共黨史重大事件述評,5,(一)中國共產黨誕生的時代背景,1、沒有先進政黨的領導是近代中國革命失敗的根本原因,自1840年鴉片戰爭后的70多年中,中華民族為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悲慘境地,進行了不屈不撓的反抗斗爭,但這些反抗斗爭最終均告失敗。為什么失敗?一句話:因為沒有用先進理論武裝起來的先進政黨的領導。,一、日出東方——中國共產黨的誕生,6,,,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發。1912年元旦,中華民國宣告成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但是,辛亥革命并沒有一個完整而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沒有形成一個能夠勝利地領導這場革命的堅強有力的革命政黨。辛亥革命的果實落到了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軍閥手里。,7,8,2、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和各地共產主義小組的成立為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奠定了基礎,辛亥革命的失敗,使中國的先進分子在探索中國革命的道路上處在了苦悶和彷徨之中。但要救國必須尋找新的出路 。1915年9月,陳獨秀在上海創辦了《青年》雜志 (后改為《新青年》)。這個雜志,猶如黑夜中的一道閃電,掀起了一場空前的新文化運動的狂飆。,9,國際:1917年11月7日(俄歷10月25日),革命的槍聲在彼得格勒打響,列寧領導的俄國十月革命開辟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 。“十月革命的一聲炮響,給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0,國內:1919年5月4日,北京學生在天安門前掀起愛國風暴。6月5日,上海工人舉行聲援學生的罷工。五四運動突破青年知識分子的狹小范圍,發展為有工人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參加的全國規模的群眾性革命運動。運動的中心由北京轉移到上海,斗爭的主力由學生逐漸轉向工人。,11,1920年夏至1921年春,上海、北京、武漢、長沙、濟南、廣州等地先后建立起共產黨的地方組織。在歐洲和日本,中國留學生和僑民中的先進分子也建立了共產黨的組織。,12,(二)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過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于1921年7月23日~30日,在上海召開。最后一天的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1、中共一大的召開,,13,參加會議的共有13名代表,代表全國50多名黨員。自左起:李 達、李漢俊、張國燾、劉仁靜、毛澤東、何叔衡、董必武、陳潭秋、王盡美、鄧恩銘、陳公博、周佛海、包惠僧。,14,大會通過了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綱》,宣告了黨的誕生;選舉產生了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陳獨秀為書記,李達、張國燾分管宣傳和組織工作。,15,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國共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上海舉行。出席大會的代表12人 ,代表全國195名黨員。,2、中共二大的召開,16,中共二大的主要貢獻:,一是在中國人民面前第一次提出了符合國情的民主革命綱領;二是正式制定了中國共產黨第一部黨章。,17,3、“七一”建黨節的由來,把7月1日作為黨的誕生紀念日,是毛澤東于1938年5月提出來的。 中央正式確定“七一”為黨的生日是1941年6月 。當時,中共中央發出了《關于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周年 、抗日四周年紀念指示》。《指示》說:“今年七一是中共產生的二十周年 ,七七是中國抗日戰爭的四周年,各抗日根據地應分別召集會議 ,采取各種辦法,舉行紀念,并在各種刊物出特刊或特輯。”,18,(三)中國共產黨誕生的重要意義,中國共產黨的成立,適應了近代以來社會進步和革命發展的客觀要求,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正是這個黨,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光明和希望。,19,正像《東方紅》這首歌所唱的那樣 “ 共產黨,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 ” 中國共產黨在神州大地上的誕生,如同在地球的地平線的東方升起了一輪鮮紅的朝陽。自從有了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的面目就煥然一新了。,20,(一)遵義會議召開的時代背景,紅軍五次反 “圍剿” 結果的巨大反差和長征初期的慘烈境況,充分證明了毛澤東的戰略策略是完全正確的。為了糾正“左”傾領導在軍事指揮上的錯誤,挽救紅軍和中國革命的危機,必須召開一次重要會議。,二、力挽狂瀾——遵義會議的召開及毛澤東在黨和軍隊領導地位的確立,21,,,(二)遵義會議召開的過程,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義召開了政治局擴大會議 。,22,23,遵義會議主要作出四項決定:1、改組了黨中央領導機構,推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2、指定張聞天起草決議 。3、常委中再進行適當的分工。4、取消了博古、李德的最高軍事指揮權 ,決定仍由中央軍委主要負責人朱德 、周恩來指揮軍事,周恩來是下最后決心的負責者。,24,(三)毛澤東在黨和軍隊領導地位的確立,鄧小平曾指出 :“ 我們黨的領導集體,是從遵義會議開始逐步形成的。”,25,從1921年7月中國共產黨成立到1935年遵義會議,在長達14年的革命斗爭中,先后擔任黨內主要負責人的陳獨秀、瞿秋白、向忠發、李立三、博古和王明,或者因為推行右傾機會主義,或者因為實行“左”傾冒險主義和“左”傾盲動主義,或者因為缺乏駕馭全局的領導能力和經驗,都沒有形成政治上成熟的一代中央領導集體。,26,1943年3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通過了《關于中央機構調整及精簡的決定》,由毛澤東、劉少奇和任弼時組成中共中央書記處,毛澤東和劉少奇分任宣傳委員會、組織委員會書記,毛澤東為中共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這樣,毛澤東第一次不僅在實際上,而且在組織形式上成為中國共產黨領導集體的核心。,27,1936年10月,紅軍一、二、四方面軍勝利會師。12月,新的統一的中央軍委成立,毛澤東任主席,周恩來、張國燾任副主席。1937年8月 ,黨中央在洛川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決定成立新的中央軍委 ,毛澤東任主席 ,周恩來、朱德任副主席。,28,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共“七大”正式召開。會上,毛澤東致開幕詞、閉幕詞和提交了書面《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劉少奇在《關于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第一次明確地提出了“毛澤東思想”的概念。,29,七屆一中全會選舉毛澤東等13人為中央政治局委員,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為中央書記處書記,毛澤東為中央委員會、中央政治局、中央書記處主席。當時的中央書記處,相當于之后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至此,以毛澤東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正式形成,這是中國革命歷史的正確抉擇和必然結果。,30,(四)遵義會議的偉大意義,1935年1月召開的遵義會議,在極其危險的歷史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對紅軍長征的勝利以至中國革命的勝利都具有決定性的意義。,31,(一)七屆二中全會召開的時代背景,1、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勝利已成定局,自1948年9月12日至1949年1月31日,歷時4個多月的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使國民黨的基本主力部隊被消滅殆盡。三大戰役的勝利,標志著中國人民解放戰爭在全國的勝利已成定局。,三、進京趕考——七屆二中全會對黨迎接執政新考驗的長遠意義,32,2、制定建立新中國的各項方針政策已迫在眉睫,在中國共產黨取得全國勝利已成定局的情況下,1949年1月6日至8日 ,毛澤東在西柏坡主持召開了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了當時的形勢和任務,通過了由毛澤東起草的《目前形勢和一九四九年的任務》的決議,提出召開七屆二中全會,研究制定建立新中國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要求。,33,(二)七屆二中全會的主要成果,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七屆二中全會在西柏坡舉行。,34,在開幕會上,毛澤東作了報告,劉少奇、朱德、周恩來、任弼時等分別在會上發表了講話,中央各部門和地區負責人匯報工作,會議圍繞毛澤東的報告進行討論。大會閉幕時,毛澤東作了會議結論。,35,七屆二中全會為黨的工作重心從農村轉向城市,從戰爭轉向建設,將中國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逐漸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做了政治、思想、理論和方針政策等多方面的充分準備。,36,,,(三)七屆二中全會對黨迎接執政新考驗的長遠意義,毛澤東在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的重要思想和在向北平遷移時提出的“進京趕考”的著名論斷,對于黨迎接執政新考驗具有十分重要的長遠意義。,37,,,習近平:當年黨中央離開西柏坡時,毛澤東同志說是“進京趕考”。60多年過去了,我們取得了巨大進步,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但我們面臨的挑戰和問題依然嚴峻復雜,應該說 ,黨面臨的 “趕考”遠未結束。,38,,,習近平:“兩個務必”重要思想,包含著對我國幾千年歷史上治亂規律的深刻借鑒,包含著對我們黨艱苦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包含著對勝利了的政黨永葆先進性和純潔性、對即將誕生的人民政權實現長治久安的深刻憂思,也包含著對我們黨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深刻認識。思想意義和歷史意義十分深遠。,39,,,習近平:西柏坡我來過多次,每次都懷著崇敬之心來,帶著許多思考走。每到革命圣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產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歷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40,黨的事業無止境 ,“進京趕考”無窮期。我們相信,只要全黨同志始終保持“進京趕考”的精神狀態,始終保持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始終保持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一定會不斷創造新的輝煌,向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41,新中國成立后,圍繞著如何在中國建設社會主義這一根本性課題,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進行了艱辛的探索,從“走俄國人的路” 到“走自己的路” ,打開了探索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思路。,四、新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艱辛探索,42,探索成就:,1956年4月,在經過對農業、工業近半年的調查研究之后。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系》。這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總結蘇聯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教訓,從中國國情出發,獨立自主地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開始。,43,1.突破了蘇聯重、輕、農為序的模式,開創了農、輕、重為序的中國式道路。,2.突破了蘇聯重積累、輕消費的理論觀點。提出了中國式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必須同時兼顧國家、集體和個人利益的方針。,3.突破了蘇聯高度集中的經濟管理體制模式,提出地方、企業應有一定的自由權問題。,論十大關系對蘇聯模式的三個突破:,44,1956年9月,黨的“八大”召開。這次代表大會,以毛澤東關于正確處理十大關系的思想為指導方針,進一步探索了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規律。,45,在探索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中國不僅能夠自行設計生產汽車、飛機、坦克、拖拉機等,而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彈、氫彈,成功發射了中遠程導彈和人造衛星。取得的這些成就,全世界為之震驚。,46,1958年后,中國共產黨人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并且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取得了一些建設成就。但是,這個時期已經開始出現明顯失誤,并逐步導致了“以階級斗爭為綱”的重大錯誤。,探索失誤:,47,在一個經濟文化落后的東方大國究竟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毛澤東將這個他為之艱辛探索的課題留給了后人,鄧小平接過探索的接力棒,進行了成功的接力。,